海普制盖助力客户智联万物
智能包装的领导者

第四版

首页 > 持续发展 > 海普文化 > 海普报 > 2012 > 海普报165期

海普报165期

寻古“ 踏青”的由来 井井有条”源于清明插柳 心情不好时,同事的安慰最有效 热车时间长会损害健康 德阳海普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学习型班组建设及四大关键转变 做公司里最“ 傻”的员工

查看往期

第四版

寻古“ 踏青”的由来

  踏青,又叫探春、寻春,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。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,李淖在《秦中岁时记》中曾有记载:“ 上巳( 农历三月初三),赐宴曲江,都人于江头禊饮,践踏青草,谓之踏青履。”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,“ 三月三日气象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。老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,每当青草依依、清水涟涟之时,人们便脱下长布衫,走出四合院,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,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。
  踏青在山东也是历史悠久,老一辈人都能说出踏青的来历。明朝王象春在《齐音》中就有《踏青》诗:“ 三月踏青下院来,春衫阔袖应时载。折花都隔山前雨,直到黄昏未得回。”诗中有按语说:“ 三月,仕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,山南花开最胜,犹是太平光景。”
loading...
您是今天全球第位浏览顾客!
海普制盖 版权所有 【鲁ICP备05011473号】

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77号